哈尔滨:打通充电“堵点” 为绿色出行“加油”

哈尔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哈市始终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工程,虽然全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数量逐年增长,但从目前建设情况来看,还不能完全满足市民需求。在今年哈尔滨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如何打通新能源汽车充电“堵点”成为热议的话题,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建设结构完善的城市充电网络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日渐增多,如何在家门口就能充上电,成为住宅小区居民面临的首要问题。”政协委员涂宏梅在调研中发现,充电桩进小区,面临增设充电设施公共空间难以落实、小区电网负载能力有限、业主共识较难达成等突出问题。

新能源汽车充电

为打通充电“堵点”,涂宏梅建议加强充电基础设施网络覆盖,建设结构完善的城市充电网络,重点覆盖居住区、办公区、商业中心等区域。加快实现充电基础设施在适宜使用电动汽车的农村地区有效覆盖。大力推动公共停车场、具备条件的旅游景区等公共区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构建各类充电基础设施充分接入的信息网平台,通过互联网地图服务平台等多种便利渠道,及时发布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设置及实时使用情况。加快制定居住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指南,建立“一站式”协调推动和投诉处理机制。鼓励充电运营企业等接受业主委托,统一提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等服务;鼓励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范围,并同步开展配套供配电设施建设。

政协委员吴力田表示,哈市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充电设施进小区支持政策和管理实施细则,排查小区安装需求,明确物业公司配合建桩责任。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下,对部分区域电网适度扩容以提高负载能力和稳定性,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可采取公桩统配、私桩共享、借力共享、统建统管等模式,根据小区不同情况分类开展充电桩建设,提高小区内充电桩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产学研联动开发新能源电池技术

目前,国家鼓励推广换电模式,该模式在哈市的应用,成为多位委员关注的焦点。

“当前新能源汽车充电慢,且匹配快充需求的直流充电桩数量不足,无法满足消费者快速补能的需求,快充功能日渐成为新能源车型的标配。广州公交集团新能源公司探索构建新能源多元服务新生态,其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共建的充换一体电站可充、可换、可升级,车辆自动驾驶入库换电,仅需3至5分钟即可完成整个流程操作。”政协委员朴顺善表示,哈市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可学习借鉴广州经验,关注换电市场技术突破,规划建设换电、无线、快充与慢充一体化的充电站,构建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哈市还要依托资源优势,开发新能源电池技术。政协委员孟庆松表示,哈市拥有哈工大、哈工程、49所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研发基础殷实,应鼓励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进行产学研联动,在无线充电、快速充换电等关键技术及装备方面强化科技攻关;开发适合高寒地区使用的新能源汽车电池,通过培养本土高新技术企业和引入外来具有经验技术企业,打造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链以及产业集群。

“哈市要搭建市级服务平台,明确平台信息网格化管理牵头单位,制定运营规则,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换电服务赋能。”政协委员孟庆松说,哈市要统一数据监管,对哈尔滨交通集团现有市级充电运营监测平台进行升级,打造符合省市主管部门监管规则并可满足市场用户差异化功能需求的充电桩数字化运营服务综合平台,整合市域各类充电设施资源数据,并集中向省级平台同口径推送,提高平台使用效能。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

“一村一策”推进乡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广阔,未来将成为哈市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增量市场。政协委员张悦认为,针对目前哈市农村地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问题,哈市应统筹做好农村电网与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衔接,加快充电设施配套电网升级改造。

围绕加快推进乡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张悦建议,将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融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当前,全省正在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应考虑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使用环境,“一村一策”做好统筹规划,做到安全、便利。

政协委员贾大雷提出,哈市要利用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契机,在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中为乡村产业发展配强电力设施,完善电力增容,为产业链补充电力需求的短板,补齐乡村新基建。将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关联到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中,利用好新能源汽车下乡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把旅游项目的电力配套、公共充电设施等规划好、落实好。

记者:邢汉夫 刘瑞;摄影:邢汉夫 刘瑞;视频:邢汉夫 刘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跨境财经 » 哈尔滨:打通充电“堵点” 为绿色出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