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集团:端稳中国饭碗 建设商品粮保供“大基地”

辽阔北大荒,中华大粮仓。10月金秋,稻浪滚滚,大豆摇铃,北大荒的秋收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时……

作为维护粮食安全“国家队”的北大荒集团,2022年粮食总产量为451.3亿斤,粮食商品量在428亿斤左右。如今的北大荒已经一脚迈入了“二十连丰”的门槛,新丰收指日可待。

北大荒集团秋收现场

近年来,北大荒集团牢记嘱托,坚定履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使命和任务,通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断提高粮食产能,延长粮食产业链,建设“三库一中心”,从而保证商品粮“大基地”的不断提档升级,为端牢“中国饭碗”奋勇前行。

洪河农场有限公司水稻田割晒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高粮食产能

秋“丰”吹来,稻浪飘香。

近日,北大荒集团洪河农场有限公司60余万亩水稻田里180余台割晒机,机车轰鸣、人头攒动,全面掀起割晒热潮,呈现一派丰收景象。

“趁现在天气晴好,我就赶紧早割晒、早拾禾,外加直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段收获,这样能错开用车高峰,让水稻早收获、早变现、早省心。”第六管理区种植户安福成高兴地说。

第六管理区党支部书记包红丽说:“安福成的地块去年完成高标准格田改造,有效种植面积扩大了,今年的粮食产量也增多了,水肥管理、农机作业更方便,种植效率高了,种植成本低了,农民种粮积极性高了。”

另一边, 9月27日,北大荒集团克山农场有限公司第二管理区十七作业区1000亩浅埋滴灌大豆开始收割,远远望去,金灿灿的豆田像一支正接受检阅的方阵。

今年,克山农场扎实落实“稳粮扩豆”政策,扩大大豆种植面积2万余亩。“这1000亩大豆绿色高产高效样板田,采用随播种随铺设毛管一次成型项目和水肥一体化无膜浅埋滴灌,这项技术不仅减少土壤表面的水分蒸发,还能将农作物所需要养分直接送达苗后作物的根部,提高肥料利用率。”农业发展部部长包东庆介绍说, “夏季少雨干旱,这项技术应用发挥了大作用,作物不缺水分,温湿度都适宜,再结合高标准农机作业,产量达到了每亩510斤,预计27万亩大豆10月15日前收割完毕。”

克山农场大豆开始收割

近年来,北大荒集团将良种良法配套,为粮食增产保驾护航。北大荒集团每年粮食调出量稳定在400亿斤以上,已累计交售1万亿斤商品粮。

在耕地产能持续巩固提升上,北大荒集团上下大力推进工程与生物、农机与农艺、用地与养地相结合,集成应用黑土地保护“北大荒模式”和20项黑土地保护技术。五年来,累计实施规模化格田改造1609.8万亩,建设完善养殖场粪污收集处理设施133家和集中处理中心两个,森林蓄积量增加1632万立方米,造林增加16.84万亩,农田林网控制率保持在98.4%以上。

在农业科技创新动力和竞争力上,北大荒集团与国内重点机构开展战略合作,共同建设“四个实验室”,推进新兴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了28个数字农(牧)场,建设七星、创业、二道河、红卫、勤得利、胜利等8个无人化农场群。同时,发布水稻、大豆、玉米、马铃薯、小麦五大作物种植技术,以及水田、旱田农机作业、无人驾驶农机作业质量等企业标准43项,进一步塑造北大荒农业科技创新新优势,增添农业航母发展的“核动力”。

目前,北大荒集团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7.07%,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100%,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9.7%。

2022年,集团粮食总产达451.3亿斤,比2017年增长了32.5亿斤,粮食综合单产达到988.3斤/亩,其中,水稻平均单产1240.7斤、玉米平均单产1330.8斤、大豆平均单产365.6斤。

丰收的大豆

因粮食而生又因粮食而兴的北大荒,始终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扛在肩上。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聚焦巩固提升粮食产能,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32366”任务体系,不断夯实“四个农业”基础,大基地生产能力得到提升。

建设“大企业”延长产业链 提升保供能力

又是一年金秋时节,又是一年收获季。

克山的马铃薯、庆阳的黑稻陆续收获,鲜食玉米、青贮玉米接连成熟,北大荒广袤的黑土地上,遍地金黄。

2023年,北大荒积极调整种植结构,稳定粮食面积,大力扩大大豆种植,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646.49万亩,比2017年增加375.6万亩。

北大荒也将秋粮贸易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9月25日,集团召开2023~2024年度秋粮贸易洽谈会,搭建产销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产销对接,推动黑龙江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会上,粮食领域专家深度解读分析粮情,并举行了粮食交易签约仪式,北大荒丰缘集团、米业集团、九三集团、粮食集团、商贸(收储)集团分别与13家客商签订合约,累计达成粮食贸易总量219万吨,签约总金额64.74亿元。

近年来,北大荒集团通过建设龙头企业和推进产业升级,不断筑牢粮食生产基地,提升农产品生产保障供给能力。

为此,北大荒集团党委通过实施耕地保护、产业引领、科技强农、市场保供、品牌培育和国际化经营等战略,持续增强产业带动力、提升市场稳定力。

水稻收获

近五年,北大荒集团推进垦丰种业、食品集团、牧业集团、农服集团、商贸(收储)集团、信息公司等资源资产整合重组,并将国有资本向黑土保护、农田水利、仓储物流、品牌建设、信息技术、种子研发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北大荒集团现拥有11家国家级及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强大的产业链供应体系在粮食保障和稳定市场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2020年,为北京市紧急调运大米5000吨,向湖北省紧急调运大米1500吨、玉米6100吨、豆粕4400吨,有效保障了首都和疫情发生地的粮食供给。2022年,向吉林省运送民生物资1000余吨、营养餐8万余份,24小时内加工生产500吨大米驰援上海,有效平抑了粮油市场波动。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殷殷嘱托,犹言在耳。

如今,北大荒已成为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具备440亿斤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400亿斤的商品粮保障能力,被誉为靠得住、调得动、能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华大粮仓”。

这背后的信心来自于北大荒产品追求安全健康的核心价值和形成的米、面、油、乳等十大支柱产业体系及北大荒创新品牌营销策略;来自于北大荒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保供给稳物价国家粮食“压舱石”作用的发挥;来自于北大荒与中信、中粮等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深入合作,并实行品牌全球化发展战略,提高了“北大荒”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和控制力。

北大荒集团坚持走产业化经营之路,构建起比较完备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进一步提升产业化、系统化水平,加快构建全产业链,筑牢“中华大粮仓”的商品粮大基地,发挥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

满载粮的车辆排队入场

建设“三库一中心”保证粮食贸易流通

一辆辆满载金色玉米的车辆排队入场,抽样检测、过秤检斤、现场卸车等工作依次展开,整个收购过程井然有序,放眼望去,晾晒场上的玉米已慢慢堆成一座座小山……连日来,北大荒集团八五五农场有限公司粮贸公司烘干塔正全力运转,24小时不打烊。

“今年我家种了200亩大豆,加入规模家庭种植管理后,卖给粮贸公司,收购价格每斤高出2分钱,多卖出2000多元钱,粮款没几天就到账了。”八五五农场有限公司第三管理区种植户宋庆新开心地说。

粮贸公司总经理邵鹏说: “现在我们一天可烘干玉米潮粮1000吨,完全能保障玉米潮粮及时烘干,目前已收购粮食3000吨。” 近年来,八五五农场有限公司规划粮食仓储基地库布局,目前建设4座粮食烘干塔,日处理能力2000吨,建设5.12万平方米的粮食晒场,逐步完善基地库规划建设,实现粮食收、烘、储、销一条龙服务。并以专业性服务为抓手,从烘干、储存多个环节,有效提升粮食品质,最大限度做到节粮减损,为延伸粮食产业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晾晒场上的玉米已慢慢堆成一座座小山

粮食贸易流通业是成为商品粮基地的“硬件”支撑。

为此,北大荒集团加快布局产地供应库、物流节点库、城市分销库和交易转化中心的“三库一中心”建设,推进物流资源资产整合,初步构建了高效快捷的北大荒现代化物流体系。

这几年,北大荒集团在省内优质粮食主产区布局建设产地供应库,在东北亚、大湾区等区域布局物流节点库,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协同“绿色智慧厨房”产业园建设项目布局城市分销库,构建了基地供应库、物流节点库、城市分销库三级仓储体系和具备初级功能的北大荒粮食交易中心。目前,集团仓储能力达1943万吨,共完成粮食贸易1148.9万吨。

步入新时代的北大荒集团,正在不断推动资源资产整合、产业优化升级,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努力形成农业领域的航母,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为筑牢商品粮大基地贡献“北大荒力量”。

(视频素材由受访者提供)

  • 记者:姜斌 刘畅;摄影:李晟 韩丰 张红阳 李昂 于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跨境财经 » 北大荒集团:端稳中国饭碗 建设商品粮保供“大基地”